
红契也叫官契。即土地典卖后,官府加盖红印。红契是得到封建中央王朝的认可并且缴纳了契税,该契约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财产证明,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契约文本上的土司大印是如何判断红契的主要依据。契约上加盖方形官印,表明对该契约征收过相应的契税,因而该契约为红契。纳氏土司家族所藏契约文书中共有4份为红契,均为卖契。
1、清·乾隆年间契约
立写永卖平川旱地,文契人纳运乾,因为缺乏使用无处拆变,今将自己祖置下台子上平旱地壹叚,下籽市斗内二斗伍升,四至东至于曲子沟为界,南至纳风翔地垦为界,西至纳风翔地垦为界,北至小官路为界,四至分明,同家大小商议,情愿出卖,央凭中人纳明乾,问到本族住人纳世德,名下子孙永远耕种为业,对中三面言定,时值卖价纹银壹拾壹两贰钱伍分整,除酒食在外,画字满包在内,每年地粮因本卖主本身粮额内难以□分,自任上纳官仓,不与卖主相干,其银当日交过了足,并不歉少,自卖之后如有房亲户内人等争论者,有买主一面承当,如日后买主返言者,执约鸣官,自任返言之罪,恐后无凭,立此永远卖契存照。
展开剩余98%立约人:纳运乾
同族长:纳镇乾
同族兄:纳增乾
同中人:纳明乾
同户长:纳文真
同族侄:纳世林 纳世英 纳世静等五人
代书人:张繍文
乾隆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乾隆十六年的契约文本,这份契约是纳氏土司家族所藏契约文书里时间最早的,且也是同中人身份最详细的一份契约,还是唯一一份有族长参与的契约。族长是“同族族人纳世德”,可看出这份契约是纳氏土司家族内部订立的一份契约;其中有“立写永卖平川旱地”“名下子孙永远耕种为业”“立此永远卖契存照”等这些字样,可证明这份契约为卖契。
2、清·嘉庆年间契约
“立永卖平旱地,立契人王珍,因为使用无处拆便,令将自己祖遗川榔磨前三角地壹叚下籽市升内一斗,其地四至:东至中南至河滩西,北至买主地垦,四至分明为界,合家父子商议,情愿出典,自央中人纳现瑞往来问到,本庄住人纳现琮名下子孙永远为意,对中三面言定,当日得授时置卖价纹银五两整,兑中银地两项交明,并无勤零短债,又无准拆等契,每年上纳仓粮三仓升,酒席画字在外,自卖之后,倘有方亲户内人等争论,有卖主一面承担,恐后无凭,立此卖契,子孙永远为照。
立契人:王珍加同子+
同中人:纳现瑞+
世笔人:赵延琏+
嘉庆二十一年二月初二日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卖契中无“回赎”的字样,因此契约里标注“自卖之后,倘有方亲户内人等争论,有卖主一面承担,恐后无凭,立此卖契,子孙永远为照”。土地出售之后,亲族人不能干涉买主,这就解决了买主的担忧。
且纳氏家族成员为中人,作为立契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但这一契约中还有着“情愿出典”等字样,这个字样只有在典契里才会出现,说明在清中期,纳氏土司家族所在区域的契约发展还不是完全成熟,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3、清·咸丰年间契约
立为永远,卖平旱地,文契人纳应绵,同子连寿子因为使用无处拆便,令将自己祖遗,有下台子路北方地一假其地有坟滩一处,北南三丈,东西二丈,自卖之后不得在地葬埋,此系以亲两顾不得反悔,其地下籽市井内五升,其地东至纳永增地垦,西至纳永享地垦,南至本主地垦,北至纳永福地垦,为界四至分明,各有境界,合家父子商议,妥确情愿出卖,自央中人纳永盛来往说合.
问到本庄居柱民人纳永绩名下,承卖子孙任意永远为业耕种,对中言定,当日得,受时置卖价九厘钱三十八串文整,对中当日交足,并无勤零短债,又无准折,亦无折扣私债等数,每年上纳官粮食 升五合,不与原主相干,酒席画字在外,自卖之后,倘有亲房户内人等异言争论者,有纳应绵一面承担,倘若反悔者,执契鸣,
官依律治罪,恐后无凭,立此卖契,子孙永远耕种为业存照
立契人:纳应绵、加同子、连寿子(画字)
同中人:纳永盛(画字)
代笔人:谢超英(画字)
咸丰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二)白契
白契,称作“私契”“草契”“小契”,是指双方订立后既没有向政府缴纳有关契税,又未被加盖政府官印而认证的契约文书。白契不具备法律效力是其最大特点。清时期典卖土地双方的当事人在订立契约时,是可以允许双方在私下商议一致后拟定契约的,而且必须得经过作保的中人签字画押。由于白契是双方凭借中人私下签订的契约,因此民间买卖既不必向官府缴纳契税,又可以不采用官版契纸,以下为清代纳氏土司家族所藏契约文书中的白契文本。
1、清·乾隆年间契约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师与龙,因为□钱使用无处拆变,今将祖遗小沟渠大沟门水地五叚下籽市升六升,其地四至,东至水□□,南至买住地垦为界,西至买住王作候地垦为界,北至半路为界,四至分明为界,又有塔崖子水地,一叚下籽市升三升,其地四至,东至水道为界,南至水道为界,西至彭仕功地垦为界,北至水路为界,四至分明为界并无包占他人田土,同家大小商议,情愿出卖,烦央中人师良存、王作省等问到本堡亲□王绪隆、王治隆名下承买,无子孙永远为业,对中三面,言定得受价银二共九两整,其银并地,当日交割了足,并不欠少分□,其地随認官粮仓升八升,草二束七分,买住承纳不于卖主相干,酒食画字在外,自立契之后,倘有房亲户内争兢者有买主承当,如有先悔之人,罚小麦一石上纳官仓以给军需,恐后无凭,立此卖契与子孙永远存照。
中证人:彭仕□+、王作□+、师良存+、王作省+、师得种+
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初六日立约人师与龙+
同堂叔师君宦+、师君清+□□字□一钱侄子八九□□□□□
同弟师秀□+、师玉□+、师明□+ 每人字艮一钱
2、清·嘉庆年间契约
立永远实卖西山土房坐落地基文契人张尔举,因为路途穷远,不能住坐,今将父置西山先密砂浪湾壑子沟口土房律间坐落出路走到并土木相连,央中说合,两家情愿今出实卖与本硖刘尚发名下,永远为业,同中时值,公估卖价银共六两整,同中即日买价交讫无欠,并不短少,并无货物私债,拆准情币,其坐落四至,东至存前卖过原契地内为界,南至□沿马姓地为界,西至马姓地建角为界,北至山岭为界,四至分明,随地官粮并草差事,有原日卖过地基契内过割上纳不准原主张姓之事,同中言明,有壑子沟口出路,走到刘马二姓两家,不得阻挡一家,除酒食在外,画字在内,倘若日后有族中张姓房亲人等闲言争论者,有原茶主面面承挡,恐后无凭,立此卖房屋坐落地基文约存照。
同中说合人:马锡国画字 杨世华画字 火头儒画字 湿朝褔画字
同子张奉先 画字
实卖房屋坐落文契人张尔举
代书人:李廷秀画字
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立
立养口之资文约人刘尚发、刘尚德、刘尚玺,兄弟三人,情因分居,意除养母之资,今将门前大路南地一块作为口食之资,每人每年帮衣服茶菸零行大钱两串文,此地似没兄弟不得典卖,因后冲母,黄金入櫃,各占各业,再无反悔,恐后无凭,立此养口之资,文约为照。
同弟兄:刘尚魁+、刘尚生+、刘尚会+
养口之资文约人:刘尚发、刘尚德、刘尚玺
同亲眷:马锡国、温永庆、温朝凤、温朝讲、杨正奉、杨有福、温永彦
代书人:柳彦凤
嘉庆二十五年正月十九日立
立□付文约人张尔奉,情因家内家内有刘大智,名下欠约三张,今□到刘尚发名下欠地价一并□讫同中说合,倘若日后有张姓,家内欠约作为故纸,恐后无凭,立此□付文约存照。
□付文约人:张尔奉
同中书人:温朝褔+、杨正学、曹□义+、刘尚生+
嘉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立
□,立字赵日忠、刘尚正,二人合伙生利为先,合伙二年□正月二人生意不利刘尚正二年在铺内使大钱五十串文整,有于除分过长头下欠铺内客事大钱一十五串文,刘尚正愿顶杨世位会事年账以后,半月有余在山盖虎,伤怀会事未纳有首会跟赵日忠,客民会事念其伙计情□又祭母子岁小,客民愿纳会事再有寡妇不出门者有小子长大成人,其客挣钱倘有亲房人等嫁寡妇者有刘门孔氏母子二人,一面承挡,此钱寡妇出门者本利以并交换,恐后无凭,立此刘门孔氏母子承当。
同中说合人:马应国□、杨有苍+、刘褔昇
代书人:杨有粮
立约人:刘尚严+
嘉庆九年二月初二日
立典旱地文约人刘大智,因为耕种乏人不便,今将自置遣山跟阴窐地一叚下籽二斗,其应纳四合并草差□□,差典主上纳不与原主之事,央今说合,向到堂侄刘尚彩名下,情愿所典耕种,得到典价大钱七串文整,是日□讫□中原业主言明尚彩乏嗣,无靠无依,夫妇到老以作养赡之资,不许刘大智子孙争夺,如若人心难保,倘有心生不良争夺者,原业主孰□鸣官,自恐欺凌孤苦之罪,恐没无恐,立此典约存照。
原业主张名杨
□中人:马荣国+、杨世花+、陈国褔+
代书人:贾有庆
嘉庆六年三月二十一日立
3、清·道光年间契约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纳应玉,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石头滩口中窎地一叚,下籽一斗,情愿出典,自请中人往来,问到杰儿方圆泰名下承典为业,兑中三面言定,得授典价厘钱壹拾伍串零三百文整,兑中当日交足,并不欠少分文,每年承纳地粮市一升内一升,交与原主上纳,自典之后,有钱赎回,无钱照旧,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应玉+
同中人:纳永增+,纳永长+
代笔人:纳永年+
道光二十七年五月初三日
立写分关人纳应柏、纳应谞、纳应谟、纳应论、纳永积当念。
祖宗创业艰难,理宜合家同居,敬孝敦友,振门风光先祖。但人口繁衍,各自生志,但恐伤骨肉,殊觉不雅。是以兄弟子侄合议,邀请两三亲友族人等,将父所遗田地、房屋、家具、牲畜等项,照以五分平,均分田地、房屋、家具、粮食,后于纳永积名下应分。
大墙根窵地一叚下籽三斗二升,龙树儿顶上方地一叚下籽二斗,台子路下窵地一叚下籽三斗,尕寺加坟却地一叚下籽二斗,马营路切刀把地一叚下籽二斗,曲子沟沿上方地一叚下籽一斗八升,大路西坡尕窵地一叚下籽一斗,马营路下方地一叚下籽二斗,磨门前中三角地一叚下籽二斗五升,大滩水渠子下方地一叚下籽二斗□□,□□子中方地一叚下籽一斗□升,大墙□跟下三□□□□□。
路西窵地一叚下籽二斗,大路脑坟却地一叚下籽一斗八升,马营门窵地上半叚下籽二斗,大地鼻梁中尕地一叚下籽一斗三升,石头滩口下三角地一叚下籽一斗,磨门前尕三角地一叚下籽一斗二升,红岭见门中窵地一叚下籽二斗,
小寺嘴下三角地一叚下籽一斗五升,昂约阴坡切刀把地一叚下籽一斗八升,红岭见路西窵地一叚下籽二斗五升,车路根柳树园子连南面滩子,河岸坡顶上台子地一方,车路根路北台子取土本地中院一处,东厦房连角房七间,北棚二间,大门一座连后格墙小门,新院南大房三间连二门,
门道角房二间,南院北棚五间,后下元东半处南巷道一院出路通行,搭房木二间,门前东上场一面东西一十二丈,北南一十四丈二尺,东墙根坟场一个,大小櫃三个,花门櫃一个,抽梯桌一长,板祚一付,松门条桌一张,小面櫃二个,紫赤騍马一匹,黑犍牛一双,小花犍牛一双,烟熏乳牛一双连牛犊,绵羊大小四个,山羊大小六个,大铁火盆一个,中锅一口,尕锅一口,黄琴桌一张,碌釉一根,车辆四辆,南北墙后有雪路。官中里车门楼三间,外车门楼一间,车院一处。除与兄弟娶妻,地曲钱一处三串文,堡子场一面,黄见骡驹子一头。
自立分关之后,出入水道一该照旧通行,各守各业,倘若有异言者,执字鸣官,依律治罪,恐后无凭,立此一样,分关五张,各持一张,永远存照。
日立分关人:纳应柏 纳应谞 纳应谟 纳应论
房亲友族人:纳永昌 纳永缯 赵廷璋
代书人:赵连壁
道光二十年四月初一
立写分开人纳应栢、纳应谞、纳应谕、纳应谟、纳永积当念。
祖宗创业艰难,理宜和家同居,敬孝养敦友恭振门风光先祖,但人口繁衍,各自生心,恐伤骨肉,殊觉不雅,是以兄弟子侄谪议,邀请二三亲友族谊人等,将父所遗田地、房屋、家具、牲畜什物等项,照以五分平搭抓阄,均分田地房屋家具粮食开列于后。
长子纳应栢名下应分:
上堡子后三角大地路东一段下籽三斗六升、下堡子后东墩写地一段下籽二斗五升、又连三角尕地一段下籽二升、奔坃十字路东三角地一段下籽二斗八升、台子坡二上半段下籽一斗三升、上台子写地一段下籽二斗、又连上写地一段下籽二斗、曲子沟沿写地对对尔地一段下籽一斗八升、马营路西平写地一段下籽一斗五升、又连下写地一段下籽一斗五升
、上马营路尕写地一段下籽一斗、大稜杆路东写地一段下籽一斗五升、瓦曹地方地一段下籽二斗八升、大滩梁子路西三角大地一段下籽三斗、大滩漓水沟方地一段一斗五升、大滩水曲地方地一段下籽一斗、中稜千方地一段下籽二斗、张家坟湾顶立写第一段下籽一斗二升、襄约牙河写地一段下籽一斗六升、又连襄约乱抓子一段下籽一斗五升、红岭门路西尕写一段下籽一斗、又连路北三角大地一段下籽二斗、大本坃路东写地一段下籽二斗、
又连窠坃地一段下籽一斗五升、小寺嘴根三角地一段下籽一斗五升、下堡子后三角园二四升、上堡子后土业一方五升、下中场一面五升(东西一十四丈南北一十四丈二尺)、车院中粪场一方、西荷坃粪场东三流、西场连崖头、下崖头院一处、三升又连场一面四升、堡子内中院一处。
东中院一处出路水道通行、北楼三间、南大房三间、东过庭三间、西厦方二个、烟紫赤骒马一匹、黒犍牛一只、烟熏乳牛一只(连牛犊)、绵羊大小四个、山羊大小六个、大铁火盆一个、中锅一口、尕锅一口、黄琴棹一张、碌柱一根、车辆四辆、南北墙后有雪路、官中里车门楼三间、外车门楼一间、车院一处、除与兄弟娶妻地典钱一十三串一又堡子场一面、黄见骡驹子一头。
自立分关之后,出路水道,一该照旧通行,各守各业。倘有异言者,执字鸣官,以律治罪。恐后无凭,立此一样,分关五张,各执一张,永远存照。
分关人:纳应谞+、纳应栢、纳应谕+、纳应谟、侄永积+
(缺损):赵廷璋、杨海成(缺损)
代书人:赵连壁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一日立
立借铜钱文约人张立库因为年荒芜度,今借到刘尚玺名下借厘钱无串文整,即日同中言明,每月每串竹息二分,待至收秋本利息清算一并清还,恐人失信,立此借约存照。
借铜钱文约人:张乃库
同中书人:张贵福 马有贵 张喜善
道光十五年二月初十日立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纳应谟,纳应玉,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本庄台子坡上下吊地二叚,下籽三斗三升,角木沿吊地一叚,下籽一斗,大路西边方地一叚,下籽一斗六升,龙伏□方地一叚,下籽一斗,石头滩西边吊地一叚,下籽一斗,川廊□前三角地一叚,下籽一斗,共地七叚,共下籽八斗八升,合家商议,情愿出典,自央中人问到宁北街董正祥名下承典为业,得授典价厘钱一百串文整,当日□□两交清楚,并不短少□□,每年管粮九升纳□上纳,自典之后,年限不拘,有钱赎回,无钱□□□□,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应谟 纳应玉
同中人:陈德贵
代笔人:纳永清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
立承揽粮草差徭以及官事应当乡约文字人张尔举,今揽到刘尚玺名下挨应道光二十年乡约同中说合,即日得受帮备靴帽袍褂制钱一十四串文整,当权无欠,自揽之后所有各件官事,尔举一面承全,应当无刘姓相干,倘若说有□□并及使滑避委作抗旨有保人,将应年官事粮草差役一概当应给出,再无异言,欲后有凭,立此揽乡约字据为照。
承揽粮草差徭以及官事乡约文字人:张尔举
同中书人:刘集福 火明德 马有贵 杨正学
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立
立永远实卖旱地文约人柳大珠,达成大位侄柳昌央,因为使用不便,今将祖遗大红沟台□下,阳窊旱地一块,计地官粮五合,其地四至,东至岭头为界,南至本主为界,西至大号为界,北至白姓地为界,四至分明,内有柳姓坟墓三坐,方圆六丈作为拜扫之祭,央请中人说合,两家情愿立契实卖于刘建顺名下永远世世子孙为业,同中言明,时值卖价厘钱一十四串六百文整,即日交清无欠,其地差役粮草随地旱地应纳墳粮出外柳姓上纳,今自卖之后,酒食在外,画字在内,倘若有房亲人等争论者有柳姓一面承挡,恐人失信,立此实卖旱地文约存照。
立永远实卖旱地文约人:柳大珠+、柳大成+、柳大□+、同侄柳昌央+字□
同中说合人:牛锡麟、侯□元、王明禧,各位□□□
代书人:王明善□字□□□
道光二十一年三月十六日
立借铜钱文约人刘尚玺母,因为老母去世费用不欠,今借到,杨义学名下□钱,一十三串文整,即日同中言明,每月每串衍息二分,待至□秋,本利清□一并交还,没有凭立此借约存照。
民国五年十月初十日同,马蛟、温寿、刘义,议让清还大钱五串文,日后倘有约据作为古纸无用。
立借约人:刘尚玺□
同中书人:马有贵□、孔殿魁+、刘尚生+、闫文章□
道光十五年四月初一日
4、清·咸丰年间契约
立典空院,文约人马玉柱,因为使用不足,今将自己复置北庄北院一处,外连大门一合,情愿出典,自央中人问到新庄方生柱名下,承典住坐或耕种招人为业,时置典价九厘分八吊文,兑中当日交足,自典之后,每年随纳小粮市升内半升,年限不拘,远近有力赎回,无力照旧住坐耕种,倘有先典指恐后□此以概作为故纸,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马玉柱
同中人:纳永富
代书人:纳永清
咸丰八年三月初一日
立典山旱地,文契人纳永吉,因为使用不足,无处拆便,今将自己祖遗又囊岳湾西边吊地一叚,下籽市升内一斗九升,合商议确妥,情愿出典,央凭中人往来说合,问到刚岔庄主人汪尔升名下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九厘钱三十串文整,兑中当日交足,钱来钱去,并不短少分文,每年应纳地粮市升内一升六合,交与原主,不与典主相干,自典之后,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契存照。
立典契人:纳永年+ 纳永吉亲笔
同中人:纳应谞
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二日
□(缺字)因为使用不足,今借到上新庄尔□(缺字)名下,□借九厘六串文,兑保人言□,当月交清厘行息,待至本年秋后,本利一并清楚,倘若还不清(缺字),自己东场一面,下籽一斗,作为印质当,任凭分主转□(缺字),任意为业,恐后无凭,立此借约合同存照。
立约人:纳永清+□书
同保人:纳应谞+
咸丰六年三月初九日
立典山旱地,文契人纳永年,因为使用不变,今将自己祖遗又囊岳路西方地一叚,下籽市升内叁升,情愿出典,央凭中人来往说合,问到刚岔庄主人李起福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九厘钱四吊串五百文整,对中三面言定,当日交足,并不短少分文,每年应纳地粮叁合复,交与原主上纳官仓,不与典主相干,自典之后,年限不等远近,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契人:纳永年+
同中人:纳永贞+亲笔
咸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立典场科文约人纳永年,因为使用不足今,将自己祖遗门前场下半叚下籽市升内叁斤,情缘出点,自请中来往说合问到新庄尔方生柱名下承典耕种,时置典价厘钱叁十二百文,兑中当日交足,其场仍租原主耕种,每年承租籽麦豆一包,麦子三斤半,豆子二斤半,交于典主名下,不得拖欠,倘若拖欠者,将场科当回,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租约存照。
日立典约人:纳永年
同中保人:纳永清 纳永福
代笔人:纳永安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立典平地,文约人纳永清,因为使用不足今将自己尕寺架深大三角地一叚,下籽市升内四斗,情愿出典,自央中人问到上新尔方生柏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值典价厘钱八十三洋文,兑中当日交清,自典之后,每年随纳番粮市升内四升,年限不抅远近有钞赎回。若无钞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永清亲笔
同中人:纳永年 纳永增
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书写分关人纳永年、纳永积,胞侄菩萨保三人,世居宁邑,耕读传家,窃思张公九世同居陈氏大被同眠,此千古之盛世,后世传为美谈也。虽然一树之枝不无南北之分,黄河之水亦有千古之流,吾兄弟不世住同居乎?但人心不古,各立其志,推委不前。于是寅卜良辰,邀请亲谊户族人等,将先祖所遗田地、房屋、院道、场科、院落、牛羊马匹、什物器具等项以及外人借债,按以三人均分,各守各业,常念骨肉,勿伤手足,总以友恭为式,倘若以大欺小,以少凌长,争短竞长,执此分关鸣。
同户内人:纳永盛 纳永清 纳永川 纳永安
分关人:菩萨保存
咸丰十年前三月初八日立
这份文书首先是举例说明兄弟世住同居的美谈,引出分家的原因,即“人心不古,各立其志,推委不前”。分两方面进行描述:其一为房屋院道场科列若右,其二为典于外人地叚列于后。之后将财产处理的物品皆详细言明:田地、房屋、院道、场科、院落、牛羊马匹、什物器具等项以及外人借债等项,如“土地共四叚,共下籽七斗六升”“东西角房二间”“大柜一个、板凳一条、小锅一口”“黑乳牛一只”,对之后可能出现的矛盾进行了规定,“倘若以大欺小,以少凌长,争短竞长,执此分关鸣”。
立写永远兑换旱地文契人王明元,因为耕种不便,今将父殖朱家槽口,载家分旱地一连二块,其地东至刘姓地为界,南至刘姓地为界,西至赵姓地为界,北至汪姓地墾为界,以上四至分明,二只地三毫,央请中人说合,两家情愿立约兑到刘知春名下永远为业,自兑之后,各守各业,其地差役粮草随地,愿纳不与地主之事,自兑之后,若那家反悔者,同中言明,拆补厘钱十五串文,倘地邻居人等闲言争论者有地主一面承揽,恐后无凭,立写永远兑换文契存照。
写永远兑换文约人:王明元
同中人:刘登名、尚登府+
代笔人:师有功
咸丰十年七月初三日立
立求租原典出旱地文字人刘积学,今求祖到温永彦名下自己原典出□林根阴窊旱地一叚门前大路,东旱地一叚二处下籽二斗五升,仍覆租回同中公议定祖制钱六串五百文,以至秋收九十月间将祖钱如数交清,不得拖欠分文,倘若拖欠租钱者,原地交回温姓,不得阻挡,此地其典地粮草差徭,租户随地应纳不得推脱,空口无凭,立此租回典地文字人为照。
立租回原典文字人:刘积学+
同中书人:马有贵、徐武祥、把存贵、王万邦+
咸丰三年二月初六日
立求后嗣文字人刘集繁,因为年迈五旬有□,未有子嗣论其亲房宗派□,应集高兄弟三人之子,承嗣伹集高兄弟年迈三旬,亦未有子嗣,因而恳求亲族刘集学有子,四人情愿将第三子过继承嗣,□以集繁邀请亲族人等并堂弟集高兄弟三人与集学设□,把盛□日过继承嗣,恐后无据,立此恳求后嗣为照。
同堂弟刘集财+、刘集高+、刘集信+
立求后嗣文字人刘集繁+
同中说合人:刘集仁、刘集仪+、刘集城+、雷音重、刘尚玉+、李成英+、刘典□+、刘典惠+、刘全忠+、刘全仁+、刘文+
代书人:□存孝
咸丰十年四月初九日
立写对单文字人王作用同知王成杰王成贵子叔三人情愿对官,自央中人王作郡、王得种二人来往兑合,堂叔王作用名下所分小沟渠大沟门水地连一叚下籽市升六升对与王成贵、王成杰二人耕种,王成贵、王成杰二人所分两合湾水地二升又连张家磨一角子对□,堂叔王作用名下耕种修垒磨面价银不租王成贵、王成杰二人,其外枣钱两□二百文整,堂叔有下园地吉半所以□成贵、成杰二人恐后无凭,立此对单存照。
同人:王作郡+、王得种+
立对单约人王成杰+、王作用+、王成贵+
代书人:王作佩
咸丰元年九月初一 日
立祖旱地文约人马有福,同于耀元因为自置古城沟浪塘坡三又旱地两叚下中湾旱地一块,共约下籽市升六斗,因无力耕种,有本沟佃户刘集学央请中人说合,马有福父子商议情愿立约租与刘集学名下耕种,同中言明以五年为□,佃户刘姓不得怠惰荒芜,每年将地内禾秵与地主三七分,秵佃户七分地主三分,其地官粮并杂项差徭地主马姓应纳不与,佃户刘姓相涉,自租之后,其地内每年□收禾秵佃户请地主场中不得差少,此系两厢情愿,□立租约存照。
立组约人马有福同于耀元
同中人:徐学□、杨建昌
代书人:王元善
咸丰八年十月十二十日
立永远租典出旱地文约人刘积学今求到温永彦名下自己原典出获林根阴窊旱地一叚,门前大路东旱地一叚二处下籽二斗五升,仍覆租回同中公议定粗制钱六串五百文以至秋后九十月间,将租钱如数交讫,不得拖欠分文,倘若拖欠租钱者,原地交回温姓,不欠租钱者,温姓不得阻挡,此地其典地粮草差役租户随地应纳不得推诿,空口无凭,立此租因典地文字为照。
立租回原典文字人:刘积学+
同中书人:马有贵、许武祥、把存贵、王万邦
咸丰三年二月初六日
5、清·同治年间契约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李彬,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纳家房后栋根房地一叚,下籽市升内叁斗,情愿出典,自请中人往来说合,问到刚岔庄住人汪清泉名下承典为业,时值典价厘分三十串文正,兑中当日交清,并不欠少,自典之后,每年应纳地粮市升内叁升,盘其原主上纳,年限不拘,逢近有续赎回,无必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典约存照。
(此约柚回情因纳辅邦交两半叚价九吊,让文一串文,纳辅荣复立怀正根东半,约一张湧泉棵)(本年五月二十二日兑中又添小十串文)
立典约人:李彬亲笔
同中人:李蹊 李连 李彦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书立义让请卖阴地文字人彭翼巷今有自己祖遗中沟渠庙湾坑坑地内靠南边阴地半叚约下籽市升内三升,其阴地四至,东至水口道,南至水道,西至卖主彭姓地垦,北至彭姓坟地坟滩为界,以上四至分明,同户人等商议情愿义让于本庄亲谊王得生名下承买阴地为业,兑中人蔡君昌、师广美二人从中说合,得授卖价九厘钱八串文整,当日交过,酒食画字在外,随地粮草以照红册,应纳此念亲谊,情愿义让嗣后不得反悔,恐后无凭,立此义让,情卖字样,子孙永远存照。
同中人:蔡君昌代笔、师广美+
立约人彭翼巷,同亲侄子彭生良+画字钱四百文
同亲房人:彭生祥+画字钱四百文、彭生贵+画字钱二百文、彭未□+画字钱四百文
同治十二年十月十三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王成美因为缺钱使用无处拆变,今将自己祖遗分受柳沟渠元太儿水地大小七叚下籽市升四升,其地四至东至王成贤地垦,南至水道,西至之王有德地垦,北至水道,四至分明为界,中间并不包占别人田土,同家商议情愿出卖,自人情中人王作郡、王成贤二人来往说合,问到本家王得生名下,承买与子孙永远为业,对中三面言定得受卖价九厘钱一十八串文整,对中钱地当日两交了足,并不欠少分文,随地官粮仓升四升,草四分,买主上纳仓昌,不与卖主租于,倘若亲务户内人等,争以军用,恐后无凭,立此卖契永远存照。
同中人:王作郡 二百+、王成贤 二百+
立约人王成美画字二串+
同亲房:王成明 画字一百二十+、王成全一百二十+、王□哇子一百二十+
代书人:王成义
同治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王有德,因为缺钱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门前磨沟渠场科一叚下籽市升二升,其地四至,东至王姓,南至王姓,西至水道,北至王姓,四至分明,情愿出卖,自央中人雷昇明来往问到本庄亲谊蔡君明名下承买,与子孙永远为业,卖价厘钱八串文整,对中当日,钱业两交,并不欠少分文,随地官粮仓升三升,草三分,买主上纳不与原主相干,清□恐有反悔者甘罚小麦市升八斗,以给军用,酒食画字满包,恐后无凭,立此卖契存照。
同中人:雷昇明+
立约人王有德+
代书人:蔡□□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
立写无事字柄文字人华自学,情因所生糿于名唤二姓保年方一十五岁荒年无度,难以顾养两家商议情原与刘智春,牧牲为傭,于五月十六日上工不意,六月十八日在古城沟下中湾作活被狼伤命有房亲控告刘智春,华自学心中不忍,同县差言明被伤,子之事于房亲人等毫无干涉,因而央请亲邻说合刘智春,念其年迈,无子孤独无靠,同亲邻情原帮给口粮小麦二斗,大麦四斗五升,中衣一条,彼此心愿用无异言,自立字柄之后,华自学不惟不能反悔,倘有房亲人等争论者,华自学面面承挡,空口无凭,立此字柄存照。
写无事字柄文字人:华自学+
同治十年十月初九日立
立永卖庄科地基,文契人李彬胞弟李农,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有纳家庄下车门院东北角里院一处,院内东厦房三间,门板壁铁石俱全,又连东南角房二间,又连南房两间小门一座,并连地基东南半院,出路水道照旧通行,情愿出典,自请中人往来说合,问到纳家庄住人纳永积名下承买为业,修理住座,兑中三面言定,时置卖价九厘钱九十五串文,文钱两项,当日交足,并不欠少分文,自卖之后,倘有亲房户内人等争论者,有卖主一面承当,倘悔两家九言者,执契鸣 官一律治罪,恐后无凭,立此卖契,子孙永远为业存照。
立卖契人:李彬 李秾
同子:永林子 伍钱(画字)
同堂叔:李发春(画字)
同中人:马仗海 马清
同堂弟:李芳 李彦画字分二百文
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九日
立写权书人纳伏邦,因为先年堂叔纳永川述,吾所典下中场西半面,典价十一串文,至于十一年二月交赎典,不之时并无约契,有合事说合,典堂叔永川让,典分四串文,典侄子伏邦,典分七串文,兑合事人一概交清,荒乱年间将约契失矣,倘若日后出来先年典约,作为古字无用,恐后无凭,立写权书为证。
立权书人:纳伏邦
合事人:李永昇 李汪春 马仗雲并书
同治十一年三月初九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纳永安因为使用不足,今将自己祖遗石头滩河沿中窎地台一叚,下籽市升内一斗二升,合家商议,情愿出卖,自请中人来往说合,问到河西住民人景维良名下承典耕种,兑中三面言定时置典价九厘钱壹拾八串文整,钱地两项两交清楚,每年应纳地粮市一升,全交与原主,自典之后,年限不拘,远近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永安并笔
同中人:纳永贞
同治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立典地约人纳永积,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又堡子内中院一处,东厦房三间,门□板壁土木相连俱全,又连门前上半面,下籽市升内七升,情愿出典,又连尕寺加坟邦地一叚,下籽二斗,自请中人往来说合,问到刚盆庄住纳伏申名下承典为业,兑中三面言定,时置典价厘分五十串文正(粮食一石一斗五升作□二百零七串文),钱粮业两项当日交足,待至来年秋后一并清还,倘若□顷不足者,着招指头以还□项,恐后无凭。立此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永积
同中人:纳永科 纳永昇
代□□:王林
同治九年后十月二十三日
立永远兑换场院文约人王明善因有先年代家分上场一处,长六丈□七丈五尺,所有场院粮,各纳各粮,同中言明,说合两家情愿对其刘登军名下为业,各守各基,勿得侵占,今自兑换之后再无反悔,恐人失信,立此永远合同文约存照。
同□居茶
立永远兑换文约人:王明善亲笔
同中人:师有育+、杜正运+、廖乃章+
同治元年四月初九日
立典旱地文约人刘集学,因为使用不便,今将祖遗先蜜沟,前道沟口下滩地一块,央中说合,两家情愿出典,与马祯元名下耕种为业,时真公估沟受典价制钱三十串文整,当中即日交清无欠,其地约下籽种二斗计地官粮差草地主应纳不与典主之事,同中言明,典主三七分祻,自典之后,有钱赎去,无钱常年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典约存照。
立典旱地文约人刘集学+
同中人:徐□学+、杨发魁+
代书人:尚起珍
同治五年二月十二日
立典旱地文约人王居恭因为使用不给,今将祖置在大红沟口旱地一块,计地五毫,生熟在内,东至沙沟为界,南至大路为界,西至当铺地为界,北至山头为界,以上四至分明,央中说合,两家情愿立典□。刘知春名下耕种为业,同中言明典价制钱六十一串文整,当中即日交清无欠,其地粮草差役随地应纳每年消大钱一百五十文,自典之后,有钱赎去,无钱常年耕种,空口无凭,立此典约存照。
同治八年二月二十二 日立典旱地文约人王居恭亲笔
同中人:柳时隆+、赵永旺+
立典平旱地,文契人纳永吉,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置又下台子路之吊地西半叚,下籽市升内一斗三升,情愿出典,央凭中人来往说合,问到岗岔前庄王进财,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值典厘钱十五串五百文整,兑中三面言定,当日交足,并不短少多文,每年交纳地粮市升内一升二合,盘于原主上纳官仓,不与典主相干,年限不拘,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契存照。
立典契人:纳永吉
同中人:纳永川
代书人:纳永年
同治六年三月十九日
立写合同文字人刘知春、刘得春,因为老父在世不能理事,今将所有卖契兄弟二人收执刘知春收执后坪王明善卖契一张,赵积善卖契一张地三厘半场院,卖契一张,河滩地卖契一张,同亲眷言明刘知春头分路下地一叚约下籽种四升之谱撘与刘德春与刘知春无干。日后不得争兢,恐后无凭,立此合同为证。
同父:刘登朝
写合同文字人:刘知春、刘得春
亲眷:王连仓 黄建忠 □登名 余应魁
代书人:冯启学
同治二年九月十八日立
立典平旱地,文契人纳伏祥,因为使用不足,今将自己祖遗又大路坟邦地一叚,下籽市升内一斗六升,情愿出典,央凭中人来往说合,问到李家山民人李养中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直典价厘钱二十二串文整,兑中三面言定,当日交足,并不短少分文,每年应纳粮市升内一升半,盘与原主上纳官仓,不与典主相干,自典之后,年限不拘,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契存照。
(同治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同中人复添钱八串文)
立典契人:纳伏祥
同中人:李翠时 解永增 苏起鹏
代书人:纳永年
同治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立典平旱地,立契约人纳永言,因为使用不足,令将自己祖遗,又下台坟地一叚下籽市斗内一斗六升,其地四至,北至纳姓地畔,南至官路,东至纳姓地畔,西至纳姓地畔为界,四至分明为界,合家商议,情愿出典,自央中人往来说合,问到西宁城东街民人生得春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九厘钱,拾六串文整,兑中当日交足并不短少文,每年西宁城驮送祖小麦斗六升,拾月内送到王姓家,内不得拖欠升合,倘若拖欠者,将地当回王姓,回转典耕种不与纳姓相关,恐后无凭,立契合同租典契存照。
立典租约人:纳永言
同中人:纳永吉
代笔人:纳永年
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同治十二年(1874年)的典契主要记述了纳永言因为土地使用不足,将自己的祖遗的土地,后经中间人介绍到西宁城东街民人生得春名下耕种,“下籽”是用来描述土地的大小的,用下籽的多少来衡量土地的大小,并对祖遗土地的大小、四至做了简单介绍,其中还对当时的典价做了描述,“时置典价九厘钱十六串文整”。
立典平旱地,文契人纳永川,因为使用不足,今将自己祖遗又台子坡之吊地一叚,下籽市斗内一斗八升,合家商议,情愿出典,央凭中往来说合,问到宁城民人董绥昌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九厘钱十五文整,兑中当日交足,并不短少分文,每年宁城驼送,租小麦一斗二升,十月内送到,不得拖欠补合倘若拖欠者将地赎回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租约存照。
立典租约人:纳永川
同中人:纳永吉
代书人:纳永年
同治十三年二月十三日
立遗嘱分关文字人刘登朝,情因所庄二子长子知春,次子得春,二人终不和睦,因咸丰五年央请亲眷老父将父置自置微小之业,庄窠房屋家居牲畜搭配两股均分与老父,刘知春除头分路上地一块,刘得春除头分路下地一块,生为二老养赡死作葬埋之资至同治二年九月中旬,
兄弟二人母亲寿终,老父在世难以奉养,将刘知春所除头分路上地一块原归与刘知春刘得春,除头分路下地原归与刘得春兄弟二人每年每人出养膳小麦六年零星,大钱一串二百文,日后老父寿终之时,所用葬埋之费,兄弟二人均原先刘知春应分下庄院一处,房屋鹏道一十四问上堂坐一间半场院,东北上半叚,出路通行头分地路上一块河滩下半叚半块,前坪条子地下半叚,半块浪塘坡中湾,路上下地一块,后坪中叚地一连三叚,小红沟地上半叚,
阴阳窊两块,上占林邦,上半叚地依岭一块,浪塘坡脑下地一块,坟地岭头地半叚又分着典下包姓槽口地阴阳窊两块,宗家地一块,二共典价制钱二十三串文整,应分缺青驴骡一头,犁犍一双,红骡马一匹,猪哇子二只,羊三个,各样家俱分单上载明内外账项合同上分明,自立分关之后,各守各业,不得争兢恐后,无凭立此分关一样二张,各执一张为证。
同族叔:刘登后
分关遗嘱文字人:刘登朝
知春、得春
同治二年九月十八日立
立磊约人刘积学因为使用不足,今磊到马祯元名下,原典先密沟前道沟口下滩地约下支磊大钱八串文整,同中言明,日后有钱赎取,将原典并磊约一并□回勿得拖欠,恐人失信,立此磊为存照。
同中书人:表应三、支得褔+
立磊约人:刘积学+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立典房屋旱地坐落文字人刘积学,因为使用不足,今将祖置□家阴窊旱地一块,约下籽种五升,其地东南,本主为界,北至河水为界,西至本主为界,四至分明,再有坐北向南,一屋三间,西北角二间土木相连,走道出路道行茅厕地一方,央中说合,两家情愿立约出典,铁大佛僧名下耕种,住坐同中,得受典价制钱三十四年文整,又有大板櫃一条,即日钱契两交,并不赎欠,其房地粮草差役,刘姓应纳不其铁姓相干,每年消粮草大钱三百文,自典之后,有钱赎去,无钱常年耕种住居,恐人失信,立此典约存照。
光绪十年 □艾日此约□□无用
立典房屋典旱地坐落文字人刘积学+
同中书人:张进统、饶忠义、刘玉□+
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6、清·光绪年间契约
立典平旱地,文契人纳辅贵,因为使用不便, 今将自己祖置下台子路尕坟地一叚,下籽市斗内一斗六升,情愿出典,央凭中人往来说合,问到甘家庄民人王生春名下承典为业耕种,时置典价九厘钱一十四串文整,对中三面言定,钱业两项当日交足,并不短少分文,每年承应纳小地粮市升内一升六合,盘与原主上纳官仓,不与典主相干,自典之后,年限不拘远近,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契存照。
立典契人:纳辅贵
同中人:□
代书人:纳緧位
光绪八年三月二十九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王成春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分受小沟渠排山根水地,连八叚下籽市升内共一斗,其地四至,东至官沟,南至王三得子地垦,西至王有清地垦,北至水道,又连柳沟渠上白土水地一叚下籽市升内二升,其地东西皆至水道,南至王姓地垦,北至王姓地垦,以上二共四至分明,中间并不包占另人地土,合家商议妥榷,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王成富问到本家堂侄王得生名下承买子孙,永远为业,耕种对中,三面言定,得受卖价九厘钱二十五串文四百文整,当日钱地两交,并不短少分文,随地每年□有应纳屯粮二共仓升一斗,屯草二束,买主承纳,不干卖主之事,酒席画字在外,自卖之后,两造各不许反悔,倘有亲房争兢者,卖主一力承当,恐后无凭,立此卖契永远存照。
同中人王成富
同亲房王成美+、王成富+、王成全+,每人画字钱一百文
卖契人王成春+、王得强+
同户内□二得子 王有德+ 每人画字钱一百文
光绪五年十二月十三日立
立典山旱地文契人,纳辅贵。因为使用不便,令将祖遗又前坡坟滩尕地一段,下籽市升内三升。合家大小谪议妥,确情愿出典。央请中人往来说合,问到刚岔南庄住人汪尔洋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九厘钱,六串四百文整。钱、地两项对中。当日交清并无短少分文。其地每年应纳畨粮三合,交与原主。上纳不与典主相干。自典之后,年限不拒远近,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辅贵
同中人:纳永年
代书人:佩之涛
光绪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立借麦子文人王国兴,因为使用不居,今借到纳家庄纳富贵名下,承借麦子一斗四升,对保人言明,明年□□四行息,待另本年秋后本利一并清还,倘若还不起者,有□记□予祖□哇□大□地一叚,下一斗作为□头,恐后口言无凭,立借约为照。
立约人:王国兴亲笔
同中人:全亲□
光绪二十年六月初十
立典平旱地,文契人纳辅邦,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滩水田地方一叚,下籽一斗二升,合家大小商议,妥确情愿出典,自请中人往来说合,问到刚岔庄马得福名下承典为业耕种,时置典九厘钱十六串文整,对中三面言定,当日交足,并无短少分文,自典之后,每年应幼随地,番粮市升内一升二合,盘与原主上纳官仓,不与典主之相干,年限不拘,远近有钱赎回,五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辅邦
同中人:纳永年 纳辅俊
代笔人:葛以德
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典平旱地,文契人纳永川因为使用不便,将自己祖遗尕思加路西串地,一假下籽市升内三斗,又连红嶺儿凹地,一假市升内一斗五升,情愿出典,自央中人问到新庄尔,方生相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九厘钱七十八串文整,对中当日钱一并交满,并未短少分文,每年应纳地粮市升内三升,交与原主上纳,不与典主之相干,自典之后,年限不等,远近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契存照。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七日永清胞兄,典价七十串后添钱换立约,典钱七十八串先约作为古字备用,新约为证)
立典契人:纳永川
同 中 人:解增良
代 书:李奇臣
光绪六年十一月初八日
立写无主文字人一女夫人,若交无爱身子无问到亲房人等,同家大小商议情愿分田山土业桑尔吉、李牛录端、白其君思加来往说合,孙子邦朱首刘同坐田地庄果场园粪场一其君答君分年大。夫人奶奶年岁六十五岁,耳米口粮麦子一斗五升,青稞五升,茶半包,青油四碗,青篮四碗,布半定,舟年说意舟人分田地一石五斗。恐口无凭,□样为证。
又一口小夫人出半口田地一斗,上年岁祖不其又盤口粮照旧,样子业布青油青篮远半。
同说人:桑尔吉画字钱一串五百、李牛录端画字钱五百、白其君思加画字钱五百
立写无主约人:大夫人一女小夫人一女
代笔人:伊有功 画字钱一串□
光绪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立典旱地,文约人新庄纳伏邦,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大塄干掉地,一假下籽市升内二斗,其地四至,东至赵姓地垦,西至本地垦,南至本地垦,北至赵姓地垦,以上四至分明,情愿出典,自央中人,问到新庄方生基名下承典为业,时置典价厘钱四十五串文整,对中钱业两项交清,其地帮粮每斗一升,每年盘于原主上纳官仓,不与典主相干,自典之后,年月不等,有钱赎回,无钱长年耕种,恐后无凭,立典约合同为证
立典约人:纳伏邦
同中人:纳朝 宋兆云
代笔人:李朱轩
光绪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立典旱地文约人刘五斤保,今将祖置前头沟口下半叚旱地办款,门□窊旱地一叚,门前荣袁一叚,三共约下籽种二升,同中言明,出典与。铁尕乎僧名下耕种为业,同中得受典价剃钱三串六百五十文,同中言明,亲项差役,每年消人钱三十文,恐人失信,立此典约存照。
典旱地文约人:刘五斤保
同中人:火大勇□
代书人:温林□
光绪二年春正月二十日立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纳朝应,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红岺尔凹方地一叚,下籽一斗五升,情愿出典,自请中人来往说合,问到纳家庄主人纳老爷名下承典为业,时置典价市钱二十八串文,钱业两项当日交清,自典之后,每年纳小番粮一升伍合,交与原主上纳官仓,不与典主相干,自典之后,年限不等远近,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典约存照。
立约人:纳朝应
同中人:纳永全
代笔人:李延芳
立典约人:竟有德
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十六日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景有德,因为使用不足,今将大滩脑方地一叚,下籽市升二斗,情愿出典,自请中人说合,问到纳家庄主人,纳老爷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九市钱二十六串文,对中钱业两项当日交清,每年应纳小粮二斤,交与原主上纳,不与典主相干,自典之后,年限不等,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景有德
同中人:李延芳
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六日
立写合同字样人,纳有福子因为所占二房角业,二房纳伏云无子,有福子言诃,因占二房房田、地土、房屋、院落、场科共下籽一石二斗,其他典外,价值不等,日后有钱赎回,并无另人所占亲房户内人等,并无争兢,又有辅云钱项账债等项一并有福子回赎,亲房人等再无异言者,可再有福子伯父取世侄,卖伯母在世另住奉养,每年食用小麦五斗,豌豆二斗五升,青稞二斗五升,□布一尺,□草每日取用,清油十碗,伯母取清,再有青科马一匹,交于侄子,母马末年生驹,小驹受交伯母买卖,棺木、衣物、伯母家具衣物等一盖有福子承管,论者日后不奉养者,谢同亲房户内谊亲等一面仪□,怕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字样存照。
伯父侄子送十七串文整。
日立文契人:有福子
户内人等:纳有全 纳有多 纳辅忠 纳辅彦 纳辅贵 纳辅莲 纳辅□
谢同亲谊等:甘伏昌 李峨□ □□玉
光绪十七年十二月初二
立写权书,字据人李彬,因为失遗约契,今有纳庄□根方地一叚,下籽叁斗,典价厘钞四十串文整,兑中当日交清赎回,倘若日久出于先原典契,不准续用,恐后无凭,立此权书字样为证。
立权书人:李彬
同中人:汪清芝
代笔人:元内
光绪五年后三月初九日
立典山旱地文契人,纳辅贵。因为使用不便,令将祖遗又前坡坟滩口尕地一段,下籽市升内三升。合家大小谪议妥,确情愿出典。央请中人往来说合,问到刚岔南庄住人汪尔洋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厘钱,六串四百文整。钱、地两项对中。当日交清并无短少分文。其地每年应纳畨粮三合,交与原主。上纳不与典主相干。自典之后,年限不拒远近,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辅贵+
同中人:纳永年+
代书人:佩之□
(纳进□章) (纳进前章)
光绪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该契约内容表述清楚,由于出典人纳辅贵因为使用不便,在合家大小商议同意后,将自己的土地典让给他人耕种管理,经过协商,在中人纳永年说合下,与汪尔洋订立了契约。契约中规定了土地的位置和四至,目的是为了减少争议,明确典当物,以方便日后管理。为减少以后的争议,契约上还规定钱款土地需要当面交割清楚。
立写合同字样人,纳有福子因为所占二房角业,二房纳伏云无子,有福子言诃,因占二房房田、地土、房屋、院落、场科共下籽一石二斗,其他典外,价值不等,日后有钱赎回,并无另人所占亲房户内人等,并并争兢,又有辅云钱项账债等项一并有福子回赎,亲房人等再无异言者,可再有福子伯父取世侄,卖伯母在世另住奉养,每年食用小麦五斗,完□二斗五升,青稞二斗五升,兰布一尺,紫草每日取用,清油十碗,伯母取清,再有青科马一匹,交于侄子,母马末年生驹,小驹交于伯母买卖,棺木、衣物、伯母家具衣物等一盖有福子□管,论者日后不奉养者,谢同亲房户内谊亲等一面承□,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字样存照。
伯父侄子送十七串文整
日立文契人:纳有福子+
户内人等:纳有全,纳有多,纳辅忠,纳辅彦,纳辅贵,纳辅莲,纳辅□+
谢同亲谊等:甘伏昌,李峨时,李养玉+
光绪十七年十二月初二
立写无主文字。人一女夫,若交无爱乃□子,无可问到亲房等同家大小,□议情愿分田地土业,桑吉、李□□□、自其启思,三人来往说合,而子舟吉思令首,刘(留)田地莫吉东边四升又运滩一斗出顶。庄果杨名下一共一斗四升,一其启答,启分年大夫人奶奶岁六十五岁,□年□米,口粮麦子一斗五升,青稞五叶半包,青油四碗,青□四□布,半足母十八,说意分田地一石五斗,恐口无凭证,□为征。
又一口小夫人出口土地一斗,上年岁祖不其,又盤口粮照旧□子,业布青油青盤远□。
同说人:桑尔吉□子钱一串五百口、李牛录端主□子钱五百、白其启思加□子钱五百十。
日立写无主,约人大夫一女,小夫人一女。
代笔人:但有功□子钱一串□
光绪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六
书立契,永卖早地,文字人力加思良因为使钱□便今□自,遗后□□窠一处又当场一处东止出路为界,南止莫家(多人)庄窠,西止阳坡为界,此止七君思加□队为界,四止分明为界,并无包□别人寸土,出路水道通行,令家大小请议奚榷,情愿出卖,自央请中人亲房端十加二人,耒旺说令问到本庄亲房财冲□下承买子孙永远耕种为业,对中三面言明,䝰置价银二□文,整当日对中钱地,两交自卖之□分文出酒,帝在画字在外之后,两家不许反悔,若有反悔者执此约。鸣官安雷□。
罪尚若亲房户内,净兢者有中人一面,承尚并此卖契永远存□。
亲房端加十口,画字杂□文,日卖约入加思良子。弟角麻思良口画字久□百文。巴知画字只四百文。
代书人:
光绪九年三月十二
立契永卖庄窠,文字亲房端加什,因为侠用缺欠无处,今将自己祖父所□庄窠,一处四址,东至大路为界,西址且□庄窠为界,南址亲房为界,比址仓尔吉庄窠为界,四址分明,并不侵别人庄窠,合家同謫议,妥榷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力思加土郎、多尔吉二人来往说合,问到亲房,思且吉思郎名下承买,与子孙永远任意为业。当日封中三面,言定特直卖价厘钱,一十四□五百文整。当日封中交割了足,并不欠□分文,自卖至后不与卖□相干,除酒食画字,在外其庄窠出路水道通行,尚有亲房人等争论者所□立此卖契,与子孙永为庄窠存照。
礼垦□小四百文,愿住百立仓画字小六百文。
同中人:力土加思郎人、多尔吉
日立卖契人:端加什
同侄子:已拉端主、官却思加
代笔人:米万苍
光绪九年正月二十四日
立写无主文字。人一女夫,若交无爱乃□子,无可问到亲房等同家大小,□议情愿分田地土业,桑吉、李□□□、自其启思,三人来往说合,而子舟吉思令首,刘(留)田地莫吉东边四升又运滩一斗出顶。庄果杨名下一共一斗四升,一其启答,启分年大夫人奶奶岁六十五岁,□年□米,口粮麦子一斗五升,青稞五叶半包,青油四碗,青□四□布,半足母十八,说意分田地一石五斗,恐口无凭证,□为征。
又一口小夫人出口土地一斗,上年岁祖不其,又盤口粮照旧□子,业布青油青盤远□。
钱一串五百口、李牛录端主□子钱五百、白其启思加□子钱五百十。
同说人:桑尔吉□子
约人(日立写无主):大夫一女,小夫人一女
代笔人:但有功□子钱一串□
光绪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六
立卖旱地文契人,拜主因为使不便,今将自己祖遗□,豪不滩旱地,一叚籽约□升,内一斗,东至角麻思令地根为界,自己地根为界,其至此□分明,同家大小,商议妥榷,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其启思加、角麻思令,二人来往说合,问到本户住人丹吉思令,下承卖耕种为业,对中三面,言定时置卖价厘钱九串,五百文整,欠地当日两交并欠□分文,自卖之后,根盤每年一升,日后不干卖相干,两家不许返言当,若□言者,凭论人一面承当书画字酒食在外,恐无凭,立卖契存照。
同中人:其启思加书画字钱二百、角麻思令书画字钱二百
日立卖契人:邦□
立写刘换地基,字分加思良品两□,遥远难以耕种,有请中人亲房,□拾端主说,令各自□愿刘换庄上面,场围一处,东地□路为界,南止吉□端□□围为界,西地仓尔吉地墾为界,此止吉拉思良地墾为界,又出路不□通行,东面吉拉端主场围为界,南面出路为界,西面多人场围为界,此地本人场围为界,两便其种,两家各不返,倘有返言之人,甘四训小麦或石上纳官仓,以助军钩所以立写,令刘同约永为存照。
中人亲房,吉拉端主画字日。
刘约人:力加思良
代书人:
光绪九年三月十三日
立契致单约文字人丹吉思令因为不便,今将自己祖遗庄子同中沟大分滩上头旱地一叚下籽八升又连哈地一叚下籽九升,又连哈平地一叚下籽二斗,又连石头老尔旱地一叚下籽七升,又连客卡湾子大小四叚下籽二斗,又连大小八叚下籽市升,内日一共六斗四升,同两家大小商议妥榷,情愿对还好心立契致单约存照,索不滩旱一叚,添钱一串。
同中人:七君四加
立契致约人:丹吉思令
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立卖树木文约人张为鹏因为使用不给,今卖到刘尊礼名下同中卖得制钱三串文整,即日同中言明,门前大树一果,场院边树木五个,共树六果数字,砍罚树木之日,倘有房亲邻交争论者,有中人邻支为鹏,一面承挡,空口无凭,立卖树木文约为证。
卖树木文约人:张为鹏亲笔
后批日后砍罚树木之日
有为朋砍罚一面承挡
同中人:祁□奎、师建章
光绪三十一年腊月十四日立
立书归柄字据人刘尊道、刘尊得,情因住座不便,耕种不到,今有古城沟堂兄刘尊礼,住坐在近,情因所有阳窊山根座落一处,内有破房在内,场一座,大红沟抬巴山根旱地一连两块,小红沟小湾旱地一块,再有沙尕凉旱地一块,一切归于刘尊礼名下,子孙永远住坐,耕种为业,再所有座落场旱地四至,籽种官粮一切,前有红契,老约载明走道水路通行,再场旱地一切现在典于外人名下,情因同中公估立写归柄银一十五两整,所有房亲邻舍人等不得争论,日后有人争论,立此归柄为证。
同中书人:刘中月+、何得元、杨生元、李义宝
邻居人:王锦春
写归柄字据人:刘尊道+、刘尊得+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立
立写对换场完文字人,仓尔吉因为两家出路不□,遥远阻隔,难以走路不便,有请七君思加在中说合,各自情愿对换下面场围一处,下籽□升内一升,复添价艮□钱六百文两便,其种两家各不许返,倘有返言,立人所□立写合同对约永为存照。
在中人:皂君思加
立对约人:仓尔吉
代笔人:米□□
光绪九年十二月十日
同中人:马成名 火绪义 李湖 钱毓□ 火绪富 马义长
代书人:包良功
立顶番地文约人薛门把氏,因为使用不给,今将祖遗业在于火家庄门前平坡地,一块约下籽种二斗二升,其地东至薛姓,南至火姓,西至薛姓,北至大路为界,阴窊条子地一块下籽四升五合,东至小路,南至火姓,西至火姓,北至薛姓为界,有工阴窊地一块下籽一斗三升五合,东至薛姓,南至火姓,西至包姓,北至火姓,又有阴窊地一块下籽一斗,东至薛姓,南至火姓,西至菩萨旖地,北至本主为界,又有阴窊地一块下籽一斗,
东至薛姓,南至本主,西至薛姓,北至火姓,又有卯格达荒地一块下籽五升,东至火姓,南至土主,西至火姓,北至薛姓为界,阴窊岭头荒一块下籽五升,东至火姓,南荒山,西至菩萨旖地为界,北至薛姓。团庄湾口坪地一块,下籽六升,东至山根巷道,南至大路,西至大路,北至马姓地垦为界,沙沟沿坪地一块,下籽七升,东至火姓,南至火姓,西至沙沟,北至王姓地垦为界,以上四至,俱各分明,央请中人说合,两家情愿实顶与董彦顺名下子孙永远为业,同中公佑备出人工牛犁价银三十五两整,即日同中银约两交,并无欠少,其地粮草差役随地应纳,自顶之后,当有房亲人等有异言者,有薛姓一面承挡,恐人失信,立此顶番地文约为据。
族叔薛乃俊+
日立次顶番地文约人薛门把氏+子应德
光绪三十年二月初六
立落铜钱文约人刘典元,因为父遗财债无力归还,今落列铁大户僧名下所有原日典就房屋,堂房阴窊旱地,将此前磊落,此项磊得制小十串文整,即日同言明,日后赎地,将此钱一并归还,恐后无凭,立此磊约为照。
磊钱文约人:刘典元
同中人:火大勇、刘柴业
光绪元年十二月十九日立
立转曲旱地文约人温成玉,因为使用不便,今将祖父典业,就刘牲门前阴窊旱地一块,其地东至本主地垦为界,南至河水为界,西至马姓,北至河水为界,又有门前车路南旱地一块,其地来北俱至大路,南河水,西至刘姓地垦为界,以上二块四至分明,共下籽种二斗,其地应纳官粮一斗,央中说合,两家情愿今转典与刘兴邦名下为业,同中得受典价制钱三十四串文整,即日兑中,钱约两交,并无短欠,□文自典之后,补草差役随地应纳,日后有钱赎去无钱,常年耕种,恐人失信,立此转典旱地文约存照。
同中人:杨永茂+、温建良+、杨永祥
转典旱地文约人:温成玉+
后批所有湿姓前置老约随代
光绪十七年十月廿四日立
同中人:祁映魁 画字纹银三分、李万春 画字纹银三分
立永远实卖旱地文约人温积玉,因为使用不便,今将祖置古城沟狼塘坡恼阴窊,生熟旱地一连三块,计地一厘二毫,官粮六合八勺四□,东至马路为界,南至三成当地为界,西至刘姓地垦为界,北至阳坡嘴子为界,以上四至分明,央请中人说合,两家情愿立契实卖本沟民人。
刘尊礼名下永远子孙为业,同中言明,时值公估卖价纹银二两五钱整,同中即日交清,无欠分文,并无贺,勿折重其地差役粮草随地,应纳不□,买主相干除酒食在外,内画字在内,外画字在外,自卖之后,若有远近房亲地邻一及闲言争论者,一面有卖主承当,不□买主之事,恐后无凭,立此永远实卖旱地文约存照。
同胞弟:温王+、温金玉+、温堂+
同堂兄:温银玉+,画字纹银三分
永远实卖旱地文约人:温积玉亲笔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六日立
立永远实卖议讲房屋木稙门,应极□一应在内文字约人刘集学,因为□姓慌乱至此,无处住坐,央请中人说合议讲,其性忠弟,名下为业,同中得受吗,卖价制钱二十串文整,酒食画字在内,议讲坐东向西,房屋五间,大门在内,自卖之后,任存张姓所谓,张姓任坐者刘姓不得阻挡,自卖之后,有房情人等异言证争论者有刘姓一面承挡,恐人失信,立此卖约存照。
立永远实卖房屋木植文字人:刘集学+
同中书人:铁尕佛僧、温琳、刘典□+
光绪元年三年十五日
契照
西宁县正堂为暂系契照事,今据业户置买田房呈契纳税前来除矣□详。
藩□印□契尾再行粘换合行赞给契照为此照节该业户,收执遵守须契照者。计开业户王得生买王成春坐落红哈马家庄水地四叚,用价银八百一十六两五钱,纳税银四钱九分五厘右给□□王得生准此。
□押
宁字二百五十五号
光绪十□年十二月
立写分关字据文约人巨祥、巨忠,窥幕张公九□同居□道不固,人心各别事不得已,家事不和,自怀私心不能同心而协力,同力而合作,央请亲□本族人等以□前古来□分,各占各业,以落庄窠半处园落半处,山上典业地价照以三股均分,其半并无私情等弊,自分之后不得返言争抢业基,倘若返言争抢业基应有分关字据为证。
计开□分房屋园落牲畜各样物件开列于□,□大房三间土木相连,东南角一处,走路两家同行,来房三间土木相连,东北角一处东庄窠后园落东半处,草房二间,场稞□□,宫中□用西窠后粪场南半处门并走路,两家同行,再无异言。
立此合同一样二张字据为证
亲□人永□生褔画字银一钱、鲜伏先画银一钱
房亲人巨虎+画字银二钱,巨椿+画字银二钱
立分关人巨祥、巨忠
房内人巨英+ 央隆画字二钱、巨华画字□钱,巨荣画字□钱
代书人世毓秀 应画字银七钱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八日
立写对换文字人韩庠先,因为门前空地一方,自请中人巨英韩□南二人往来说合,情愿对与巨□原名下永远为业,具开前空地东西一丈五尺,南北六丈,又□庄科以东,空地一方,具地西至□牲,南至本主,东至官路,北至官路,四至分明为界,此系两家情愿自付之后,两家不得反悔,若有反悔者,干罚小麦十石,归□大小仓,恐后无凭,立此对换约,永远存照。
中人:巨英+、米□南+
立对约人韩庠先+
代出人王亚□徽
光绪十六年四月初五日
立写对约文字人蔡有楷,因为耕种不便,今有扶置中沟渠条儿子水地一叚下籽市升内三升,其地四至,东至王姓,南至路道,西至对主,北至入水,四至分明并不占另人寸土,各去放到自己,央请中人问到本庄亲□王得生名下,承对耕种有王姓扶置蔡姓白土巷,南庄科一处水地二叚,水道通行,情愿对与蔡姓住座,各上各粮,各当各差,两家不许反悔,倘若返言者,原罚小麦七斗,以给神庙使用,立此对约合同存照。
同中人:蔡生湧+
立约人蔡有楷+
代书:蔡生葵
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王成富,因为使钱不便,今将自己祖遗中沟渠白崖儿水口地一叚下籽市升六升,其地东止水得生地垦,南止水道,西止水道,北止水道,又连后场一处下籽市升三升,其地东止买主地垦,南止得章地垦,西止官路,北止官路,又连庄科,并不包占另人寸土,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蔡君明、王有彭生英来往说合,问到本庄亲谊彭吉寿名下承买,与子孙永远为业耕种,对中人言定得授卖价九厘钱六十串文整,对中钱业当日交清,并不短少分文,通行官粮官□册买主上纳,不与原主相干,再有户内人等争论有卖主一力承当,至卖之后,两家不许反悔,倘若返言者,干罚小麦一石以资军儒使用,恐后无凭,立此卖契永远存照。
同中人:蔡君明+画字钱六百文、王有得+六百文、彭生英六百文
立约人王成富+画字钱八百文
同子朝山保+ 王得章+
同亲房人娘□保+、王成业+ 画字钱每人五百文
代书人:彭生达
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初五日
立字样人寨子下庄家姓地户为实业,马实有王有孝、蔡有春等因为浇灌田地水道不便,今有老人张义贤、马庆等协同上下二庄众姓地户人等,将中说和,两相义让自今以后准下庄古城地户在马家后门,原旧水路筑起土沟一道,以便浇灌田地,上庄家姓不得阻滞,准上庄众姓在官豪内秀壘水口以便防护,庒墙下庄众姓亦不得阻滞,此系两相商议通融,两得其便,嗣后不得异言生波,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字样永远存照。
同老人:蔡君昌+、师广美+、马庆+、张义贤+、蔡有公+、蔡有登+、马进忠+、师珠隆+
立字样人众姓:马宝业+、师书隆+、蔡有春+、马生和+、马宝山+、王有孝+、蔡有栢+、马宝有+、王有沟+、马宝朝+
地户:王得生+、马宝贵+
代书人:彭翼□+、
光绪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立契永卖场科水地文字人王得强因为使用无处拆变,今有祖遗中沟上场可水地半叚下籽市升二升,四□北至水道为界,西至孙姓地垦,东至张姓地垦,南至本主地垦,其□四至分明为界,又连院子半处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王有得来往问到本族堂兄王得生名下承买得授遏九厘钱一十三串文整,钱业当日两交清楚,并无短少分文,自卖之后两家不得反悔,所遣宅粮五合,宅草二分,买主应纳不于原主相涉,出路水道照旧通行,酒食画字在外,恐后无凭,立此卖契,子孙永远耕种为业,凭契为证。
同堂弟:王得掌+ 画字钱一百文 同堂侄娘□保画字一百文
同中人:王有得+ 画字钱二百文
立卖契人王得强+
代笔人:丁盛清
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三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约人张吉堂,因为使用不便,今将复置中沟渠古城子水地大小连八叚下籽市升一斗二升,其地四至,东至靠北彭姓地垦靠南水道,南至沟儿壕出水道,西至水道,北至水道,又连沟儿壕崖头庄,北水地连五叚下籽市升内六升,其地东至雷姓地垦,西至大路,南至水路,北至出水道,以上四至分明为界,中间并不包占另人寸土,合家商议,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蔡有来、王有孝二人来往问到本庄亲谊王得生名下承买为业,二共下籽市升内一斗八升,对中言定,共交卖价九厘钱三十六串文整,当日对中,钱业两交清楚,并不短少分文,除酒食画字在外,随地每年应纳屯粮仓斗二斗三升四合,草二东五分三厘,买主上纳,自卖之后,两家各不许反悔,倘有争兢者,卖主承挡,恐后无凭,立此卖契,子孙永远存照。
同中人:蔡友来+、王有孝+
立卖契人张吉堂+
□子哇麻子+画字钱六百文
代书人:彭翼☑
光绪三年二月初六日
立契永卖旱地文约人王成富因为使钱不便,今将自己祖遗西山满天望□坡旱地大小八叚下籽市升内二斗五升,其地东止蔡姓地根,南止盐水沟岭,西止雷城,北止沟底又连上旱坡根早旱地一叚下籽市升内三升,其地东止蔡姓二姓地根,南止蔡姓地根,西止坡根,北止张姓地根,又连东山马案山旱地一连二叚下籽市升内一斗,其地东止官路,南止阳地坡,西止岭,北止彭姓买主二地根,四止分明为界,中间并不袍占另人寸土,情愿出卖,
自己央请中人彭吉寿来往说合,问到本家堂侄王得生名下永买与子孙永远为业,对中三面言定,得授特置卖价九厘钱八串二百文整,又连中沟渠百崖水口崖头地大小二叚下籽市升内四升,其地东止买主南止水道,西元主,北止蔡姓,四至分明为界,中间并不占另人寸土情愿出卖对中言定得授卖价九厘钱二十串文整,对中水旱钱业当日交清了足,并不短少分文,至卖之后两家不许反悔,倘若返言者罚小麦一石五斗,以资军儒使用,恐后无凭,立此子孙永远存照,此后父子再不许为业争兢,倘若争论,对来其中人明官□□以律使问为定。
同中人:彭吉寿 画字钱三百文
立卖契人王成富+
同亲房人:王成明 画字钱二串六百文、王褔保子 画字钱二串六百文
代书人:彭生达
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一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王得掌,因为缺钱使用不变,今将自己祖遗柳沟渠庙南水地大小三叚下籽市升八,其四至分明,东至水道,北至水道,西南买主地根又连上白土地坟地两叚下籽市升二升,四至分明为界,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王有德来往说合,问到本家堂兄王得法名下承买耕种,子孙永远为业,对中言明卖价九厘钱二十二串文整,对中当日,钱业两交,并不欠少分文,随地粮一斗,草二束,买主上纳不与地主相干,地卖之后,两家不许反悔,倘若反悔罚小麦四斗一照,君物使用立此卖约存照。
同中人:王有得画字四百+ 酒席在外
亲房人:王得强 画字四百+
立约人王得掌+
代书:王有□
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王有申,因为缺钱使用不变,今有扶置中沟渠古城子庙后水地一叚连三叚下籽市升三升,东止官庙地界,南止外毫裹王姓地垦,西止买主地主,北止入道又连中沟房后崖头子水地一连二叚。下籽市升内二升,其地四止,东止官路,南止王姓水道,西止入水,北止买主,四止分明,并不占别人寸土,合家大小人等商议妥榷,自己央请中人王生库一人来往问到本家堂叔父王得法名下承买子孙永远为业,时置买价九厘钱二十三串五百文整,兑中三人面,言定钱业当日两交,并不欠少分文,惟业耕种随地官粮仓升六升五合,官草九分,粮草差役买主上纳不与原主相干,亲房□□□□□□,两家不许反悔,倘若反悔,甘罚麦五斗,以资军务使用,恐后无凭,立此卖约永远存照。
同中人:王生库+
立卖约人王有申+
同亲房侄:王生选+、王生苍+、王生库+、王生敖+ 每人画字钱一百文
代书人:蔡生葵
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王得掌因为缺钱使用不变,今将自己祖遗柳沟渠庙南水地大小三叚下籽市升八升,其地四至分明,东至水道,北至水道,西南买主根又连土白土地,地两叚下籽市升二升,四至分明为界,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王有得来往说合,问到本家堂兄王得法名下承买,重子孙为钱小分文,随地粮一斗,草二束,买主上纳不与地主相干,地卖地后,两家不许反悔,倘若反悔,罚小麦四斗,以照君物使用,卖约存照。
同中人:王有得
立约王得掌+
代书:王有兰
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王三得子因为缺钱使用无处拆,便今将自己祖遗磨沟渠张家园园水一叚下籽市升内五合,其地四至,东至官路水道,男至张姓,西至张姓,北至张,四至分明,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王成富来往说合,问到本家堂侄王有满名下承买其子孙永远为业,时置价九厘钱四串文整,当日交过了足,并不欠少分文,画字满包,随地官粮仓四合,草一分,买主上纳不与原主相干,两家不许反悔,倘若反悔者甘罚小麦市升三斗,以给军用,恐后无凭,立此卖契存照。
同中人:王成富+ 母亲大人+ 画字钱一串
立卖契人王三得
同房人:王有德+
代书人:蔡君昌
光绪五年十二月初一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约人彭继寿,因为缺钱使用不变,今有扶置中沟渠白崖头水地一叚下籽市升三升,南至买主入水,西至买主,北至蔡姓地垦,东至买主,又连后场科一叚下籽市升三升,东至卖主,南至王姓,西至水道,北至火巷浪又连庄科地三升,东至买主,南至买主,西至卖主,北至火巷浪,四至分明,不占另人寸土,合家大小商议妥榷,自己央请中人王生源一人来往问到本庄亲谊王得生名下承买耕种,子孙永远为业,官粮官草以照红册上纳官仓,不与原主相干,涉地卖之后,买主耕种不与原主,两家不许反悔,倘若反悔,原罚小麦一石一斗,以资家裔使用,恐后无凭,立此买契存照。
同中人:王生元+
立约人彭继寿+ 画字钱二串
代书人:蔡生葵
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十九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约人王得掌因为缺钱使用不变,今有自己祖遗小沟渠杨家水口水地一连四叚下籽市升六,其地四至,东至马姓,南止王,西止马姓,北止入水出水又连佪山根水地大小七叚下籽市升八升,其地四至,东止官沟,南止入水出水,西止南面坟滩,北面买主,四止分明,并不占零人寸土,合亲房大小人等商议妥确,出卖自己,央请中人王成富一人说合,来往问到本家堂兄王得法名下承买,时置卖价九厘钱二十八串文整,对中人三面言定,钱业当日两交,并不欠少分文,子孙永远为业,随地官粮官草以照红册,应纳酒食画字在外,粮草差役买主上纳不与原主相干,地卖之后,两家不许反悔,倘若反悔者,甘罚小麦市升八斗五升,以军务使用,恐后无凭,立此卖约存照,平心公意,子孙永远业存照。
同中人:王成富+
立卖约人王得掌+
同亲房叔:王成富+ 画字钱三百
代书人:蔡生葵
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八日
立契永卖水地文字人王得强,因为缺钱使用无处拆便,今将自己祖遗中沟渠古城地水地大小四叚下籽市升三升,其地四至,东至土主庙,南至水道,西至蔡姓地垦,北至水道,四至分明,情愿出卖,自己央请中人王得生来往说合,问到本家堂侄王有满名下承买其子孙永远为业,对中言定,卖价厘钱七串五百文,当日两交,随地官粮仓升四升,官草六分,每年上纳,不与原主相干,倘若有户内人等争兢者,有卖主一力承当,酒食画字在外,两家不许反悔,倘若反悔者,甘罚小麦市升五斗,以给军需,恐后无凭,立此卖契存照。
同中人:王得生
同房人:王三得子、王成林子 画字钱每人一百文 画字钱二百文
立卖契人王得强+
同房人:王成美+ 同侄王有德 画字钱 □王山神保+ 画字钱一串五百文
代书人:蔡君昌
光绪二年九月十六日
立写对换文字人韩庠先,因为门前空地一方,自请中人巨英韩□南二人往来说合,情愿对与巨□原名下永远为业,具开前空地东西一丈五尺,南北六丈,又□庄科以东,空地一方,具地西至□牲,南至本主,东至官路,北至官路,四至分明为界,此系两家情愿自付之后,两家不得反悔,若有反悔者,干罚小麦十石,归□大小仓,恐后无凭,立此对换约,永远存照。
中人:巨英+、米□南+
立对约人韩庠先+
代出人王亚□徽
光绪十六年四月初五日
立写分关字据文约人巨祥、巨忠,窥幕张公九□同居□道不固,人心各别事不得已,家事不和,自怀私心不能同心而协力,同力而合作,央请亲□本族人等以□前古来□分,各占各业,以落庄窠半处园落半处,山上典业地价照以三股均分,其半并无私情等弊,自分之后不得返言争抢业基,倘若返言争抢业基应有分关字据为证。
计开□分房屋园落牲畜各样物件开列于□,□大房三间土木相连,东南角一处,走路两家同行,来房三间土木相连,东北角一处东庄窠后园落东半处,草房二间,场稞□□,宫中□用西窠后粪场南半处门并走路,两家同行,再无异言。
立此合同一样二张字据为证
亲□人永□生褔画字银一钱、鲜伏先画银一钱
房亲人巨虎+画字银二钱,巨椿+画字银二钱
立分关人巨祥、巨忠
房内人巨英+ 央隆画字二钱、巨华画字□钱,巨荣画字□钱
代书人世毓秀 应画字银七钱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八日
7、清·宣统年间契约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纳朝印,因为使用不足,今将自己祖遗马营路吊地一叚,下籽市升三斗,合家大小商议,情愿出典,自己央请中人来往说合,问到本庄纳朝聘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九厘钱二十四串文正,兑中三面言定,钱业两项当日交清,并不欠分文,自典之后,年限不等,远近有钱取回,无钱照旧,恐后无凭,立此典约合同存照。
立典约人:纳朝印+
同中人:纳伏兴+
代书人:纳敏述+
宣统元年二月十八日
立准番地文约人火日炷,因为使用不给,今转到门前阴窊上半块约下籽种一斗三升,其地东至地中,南至马姓,西至小路,北至薛姓,以上四至分明,央中说合,两家情愿实准与董彦璋名下耕种其地,准价银十两整,同中言明,银押去无银,常年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准约为证。
准番地文约人:火日炷
同中人:火沟富 薛应德 火丰山
书人:包良功
宣统三年二月二十日立
具和息人:周正明、李福茂、王三網等情因刘兆荣以挟恨欺害该张读顺,揽路打驾等情,丙造出受约爷台下适有老者等不忍坐视,拦劝说和,查其愿由,实係木商天德公伙计籍商勒磕率领多人即将刘姓木料七八十根,尽行抬去,乃张读顺俱在,事内况查此木一概充公,等因事后该张读顺在该商伙计之手接买此木,实属与理不合,查其木料被张姓出卖,数十根评令张姓与刘姓补出木料大钱五串文,下余木料自早同原理耆老罚于本方。龙王庙仍照原议充公两造悦服遵评各无,为此和息是实。伏乞
约爷台下俯准了事施行
具和息乡耆:周正明+、李福茂+、王三網+
原人:刘兆荣+
被人:张读顺+
代书人:马毓昌
宣统元年二月
立写对换文约人巨標因为耕种不便,今将自己祖遗明山尔下崖上水地一叚下籽市升五升,同家大小商议情愿对□,自请中人祁复隆、巨典隆二人来往说合,问到本庄户内对与巨祥名下耕种为业,各上各粮,各纳各□,两家不得反悔,倘若反悔者,罚小麦五石归与碾伯县大仓,恐口无凭,立此对约存照。
中人:祁复隆+、巨典隆+
立对约人:巨標+
代书人:潘世隆
宣统三年十二月初三日
(三)民国契约
民国时期的土地契约范本格式严谨、用词考究,无论在类型、效力范围、可执行性等各方面兼顾民情与国法的平衡,深刻了解其构成要件及背后法理或许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制定与统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契首:简定立契内容
契首,是土地契约文书的首部,其主要作用是表明契约性质类别、交易当事人姓名及交易原因等,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1.批式
批式即说明土地契约性质类别的部分,一般位于土地契约文书的开头部分,如上文契约实例中的“立卖契人”就是契首。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立杜卖契人、立断卖契人、立绝卖契人”;“立典契人、立当契人、立补契人”等立约习惯写法。因此,可以看出,批示的重要作用就是开宗明义的表明土地契约的性质类别和交易方式。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纳朝顺,纳朝印,纳朝印三人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台子路上尕坟地一叚,下籽市升内一斗二升,情愿出典,自请中人来往说合问到下新庄尔人刘要组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市钱六十五串文整,兑中当日钱币两项交清,并不短少分文,自典之后,每年耕地纳粮一升四合,交于原主上纳,不与典主相干,年限不论远近,有钱赎回,若无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朝印 纳朝顺 纳朝身亲笔
同中人:纳伏财
民国十七年三月初八
立永远实项场院座落房屋文字人色毓秀,情因路途遥远,住坐不便,今将祖置业在于红壑现阳宅一处,东至巷道,南至场沿,西至竹坡,北至庄窠墙根房后,又有莱园半处,南北一丈为止,西至竹坡,东至铸姓为界,以上四至分明,央中说合两家情愿实项兴,董彦璋名下,子孙永远住坐同中公估价银六十两整,即日银约两交,并无欠少,院内旧有坐西向东堂屋三间,东南北厦房十二间,又有大门一合,所有宅内门窗板皮铁钉镣扣,土木片石一并在内,毫无遗漏,再所有外面走道出路一概通行,井泉行工,吃水再无别言,自顶之后当有房亲户族人等,异言者有顶主面之承拥。恐后无凭,立此永远实项场院座落房屋文字为据。
日立此永远实项场院坐落房屋。
文字人:色毓秀
同中人:薛应法 铸玉珍 袁惠忠 李生祥
代笔人:何岁□
民国十四年三月
具甘结字据人袁惠忠父子情因坐地分赃色贼窝盗事由,令其到,连五庄众等名下,幸蒙警长大人业下因拿获袁惠忠调察确实讯出前次赃卸一百六十两,而袁惠忠祝自费用是实幸蒙,大人明鉴把匪人逐出境外不许平连地方居住,倘若有人来往容留住估者执此鸣官宠治以儆,才风免受其害,而壮小宥匪人,所具甘结昱实。
其甘结字据人:袁惠忠
子:太乚保 五尕 生贵 厚德哇 七十三
同事人:王文华 何长林 王作礼
民国十七年古三月十六日
立永远实卖场园,坐落房屋番地文约人袁惠忠因隐匿匪人,军队查获银项不给,将父置业在于红壑岘座落一处,内有东房三间,北房三间,又有后道角于马棚,共七间,又有大门一合,所有门□板皮铁钉了扣一并在内,毫无遗漏,又门前场一处,二共四至,东至□坡,南至巴姓走道,西至大路,北至保姓。又有门前坪坡地一块,东至大路,南至巴姓,西至□薛姓。又有阴山坡地一块,东至薛姓,南至山梁,西至铸姓,北至薛姓
。又有条地一块,东至铸姓,南至山梁,西至巴姓,北至董姓,又有上阴窊条地一块,东至薛姓,南至薛姓,西至保姓,北至铸姓。又有北山条地一块,东至保姓,南至铸姓,西至保姓,北至铸姓。又有上湾坐落一处,内有北房五间,门面俱全,东至山坡,南至阴姓,西至□道,北至薛姓为界。以上四至,俱各分明,央中说合,两情意愿,实买卖□。董相龄名下永远为业,同中公佑二共价银一百九十两整,即日银约两交,未欠分毫。自卖之后,其地差役补□。随地应纳其地下籽有实簿注明,空口无凭,立此实卖场院座落房屋番地文约人为□,此永远卖场院座落房屋番地。
文约人:袁惠忠
同侄子:袁生福
同子:五尕子 全得子
同耆老人:王文□ 何长林 巴得宝 李生祥 钱玉珍
同家人:薛应德 丁玉秀 马成名
代笔人:何岁牲
中华民国古三月十八日立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纳朝顺,因为使用不足,今将自己祖遗上台子路东方地一段,下籽一斗五升。情愿出典,请中人说合马营庄赵邦财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市钱一百一十吊文正兑中。钱业两项,当日交清,并不短分文。其地每年应纳差役番粮,随地应纳小佥银一升五合。每年上纳,不与典主相干。空后无凭,立此典约存照。
典约人:纳朝顺
同中人:纳㐲世
代书人:纳和菴
民国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立
2.立契人
立契人,即订立土地契约的活卖或绝卖土地的一方也就是现代合同法中所说的出卖人,如契约实例中的“立典约人:纳朝印,纳朝顺,纳朝身”等写法。
3.交易原因
交易原因,即土地出卖或出典的原因。关于土地的交易原因从本文所引用的契约实例来看主要有“因乏手”“因无钱使用”“因正用不足”“因钱粮乏凑”“遵祖母命”“因正用”等写法。此外,根据其他资料中的契约文书实例,还有“因缺银使用”“因缺少钱粮无从协办”“为因无银度”“今因厶事”,“国课无出、因无力当差”等写法。
书立归益文约人徐著度情,因差繁粮重无力,完纳有和置夹口弈脑,荒地垂一亩,约下籽种一石整,此地四至有前买约一并注明,是以侠请中人来往说合情愿立归与晚侄徐得邦名下永远为业,同中后明认地当差自归之后淌房亲人等异于争论者有归地主,面面承挡,恐口无凭证,立此书立归真文约为证。
归并文约人:徐著庆
同中书人:谢南木偕 谢官雀 钱宦官宫伽 马才帅 季自全义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古四月初九日立
综合分析来看,这些土地交易原因我们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一种习惯定式的委婉表达,因为穷困而不得已进行的土地交易恰恰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4.土地产权来源说明
在土地绝卖或活卖契约中出卖人或出典人一般都会根据契约格式习惯列明所卖或所典土地的产权来源。仅从本文和其他文献中的契约实例来看,来源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类,原始取得的大都是农民自己开荒所得来土地或国家直接分给农民的土地,而继受取得主要是祖传土地,如上文契约文书实例中的“自己地一段”“自己祖业宅前地一段”等。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纳朝顺,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台子路下吊地东半叚,下籽市升内一斗六升,其四至北至官路南,南至纳少爷地畔,东至坡沿,西至本庄地畔为界,四至分明,情愿出典,自请中人来往说合问到本庄民人纳伏世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一百七十串文整,钱业两项当日交清,并不缺少分文,每年纳粮一升六合,交与原主上纳,不与典主相干,年限不论远近,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朝顺
同中人:纳朝身 纳朝印代笔
民国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5.载明“中人”
在我国传统土地交易契约文书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规定就是“中人”,或称之为“见证人”。在传统习惯法中,载明“中人”对于一份土地交易契约文书来说,既是成约要件也是生效要件。几乎所有土地契约文书都会在文书中载明如“央中说妥”“央中说合”“凭中”等字样,除了土地契约文书外,其他契约文,如买卖契约、分书契约、婚书契约、借贷契约也都以载明“中人”为成立、生效要件。
“中人”在契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他既是说和人又是见证人,其作用不局限于成约之时。在成约之前就已经开始起到“说和”的作用,成约之时则作为见证人有时还要肩负代笔人的角色,成约之后如契约双方发生矛盾纠纷时,中人将发挥初步调解作用。当双方当事人闹上公堂时,中人还要起到主要证人的作用。在此意义上,中人的责任不只是帮助订立契约,还要准备对以后发生的所有问题负责。因此,对其责任的规定也是严格的,一旦出现“中人”伙同一方坑害另一方的现象时,中人既要承担连带法律责任,还要担负失信带来的舆论压力。
立典平旱地,文约人纳朝顺,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祖遗台子路下吊地东半叚,下籽市升内一斗六升,其四至北至官路南,南至纳少爷地畔,东至坡沿,西至本庄地畔为界,四至分明,情愿出典,自请中人来往说合问到本庄民人纳伏世名下承典耕种为业,时置典价一百七十串文整,钱业两项当日交清,并不缺少分文,每年纳粮一升六合,交与原主上纳,不与典主相干,年限不论远近,有钱赎回,无钱照旧耕种,恐后无凭,立此合同典约存照。
立典约人:纳朝顺
同中人:纳朝身,纳朝印代笔
民国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正文: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
契约的正文部分是一份土地交易契约最主要部分,该部分主要包括对所出所典标的土地的基本情况介绍,支付地价的币种及支付方式,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承担等内容。
发布于:青海省尚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